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八下反切許斤切頁碼第286頁,第14字續丁孫
欣笑喜也。从欠斤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言部》『訢』下曰『喜也』,義略同。按:《萬石君傳》『僮僕訢訢如也』,晉灼云:『訢,許慎曰:古欣字。』晉所據《說文》似與今本不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十六反切希斤反頁碼第722頁,第7行,第2字述
笑喜。從欠斤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禮》:『笑不至欣。』作矧,假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八下反切許斤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641頁,第2字許惟賢第719頁,第9字
𥬇喜也。
段注《言部》訢下曰:喜也。義略同。按萬石君傳。僮僕訢訢如也。晉灼云:訢,許愼曰古欣字。晉所據《說文》似與今本不同。
从欠。斤聲。
段注許斤切。十三部。
白话解释欣,欢笑喜乐。字形采用“欠”作边旁,“斤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至楷書字形皆從欠、斤聲。「欠」為張口氣散,引申可以指人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人有關;「斤」為砍樹的斧頭,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欣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563頁,第8字2陳昌治本第716頁,第5字3黃侃手批第545頁4說文校箋第365頁,第14字5說文考正第345頁,第14字6說文今釋第1243頁,第6字7說文約注第2128頁,第2字8說文探原第4323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1839頁,第3字10說文標整第223頁,第8字11標注說文第356頁,第6字12說文注箋第2969頁,第2字13說文詁林第8712頁【補遺】第17311頁14通訓定聲第3154頁,第2字15說文義證第747頁【崇文】第2985頁16說文句讀第1171頁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794頁,第3字18古字釋要第832頁,第1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