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学-攻下药

中药学-攻下药

中药学-攻下药引用1来源1.https://m.book118.com/html/2024/1117/8067067046007000.shtm

泻下药,又称攻下药,是中药学中一类具有泻下通便、攻积导滞、清热泻火、攻逐水饮等作用的药物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攻下药的概念、作用、适应证、分类、使用注意以及攻下药中的大黄和芒硝的详细描述。

泻下药概述

概念

凡能引起腹泻,或润滑大肠,促进排便的药物,称为泻下药。

作用

泻下通便

攻积导滞

清热泻火

攻逐水饮

适应证

大便不通

肠胃积滞

实热内盛

水饮停蓄

分类

攻下药

润下药

峻下逐水药

使用注意

久病体弱、胎前产后、月经期慎用攻下药及峻下药

中病即止,慎勿过剂

控制剂量,炮制法度

适当配伍(表里、虚实)

攻下药

大黄

药物来源掌叶大黄、唐古特大黄、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

性味归经苦,寒;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经

功效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止血,解毒,活血祛瘀

应用

大便秘结,胃肠积滞

热结便秘:配芒硝、枳实、厚朴(大承气汤)

寒积便秘:配附子、干姜等(温脾汤)

宿食停滞:配青皮、木香、槟榔等

湿热痢疾:配黄连、木香等

实火上炎证

配栀子、黄芩、连翘等(凉膈散)

热证吐衄

配黄连、黄芩等(泻心汤)

热毒疮疡及烧烫伤

热毒疮疡:配双花、公英等

肠痈:配丹皮、桃仁等(大黄牡丹汤)

瘀血证

产后瘀滞腹痛:配桃仁、土鳖虫等

血瘀经闭:配红花、当归等

跌打损伤:配桃仁、红花、穿山甲等

湿热证

湿热黄疸:配茵陈、栀子等(茵陈蒿汤)

湿热淋证:配木通、车前子、栀子等(八正散)

用法用量5~10g

生大黄:泻下力强(后下力较强;久煎则力减弱)

酒制大黄:活血力较强

大黄炭:偏于止血

使用注意孕妇、月经期、哺乳期忌用;脾胃虚弱慎用

特点善荡涤胃肠各种积滞,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;既清气分之热,又清血分之热

芒硝

药物来源含水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

性味归经咸、苦,寒;归胃、大肠经

功效泻下,软坚,清热

应用

实热积滞,大便燥结

配大黄、枳实、厚朴(大承气汤)

咽痛、口疮、目赤及疮疡

外用清热消肿:配硼砂、冰片、朱砂等(冰硼散)

用法用量10~15g;冲服

特点清热泻下软坚;外用清热消肿

相关文章

刘若英55岁状态:“双料天后”退休的年纪闷声干大事
点歌系统

点歌系统

2025-07-07 阅读 5900
面膜多久敷一次才剛好?不同膚質敷面膜頻率建議表與完整指南